后疫情时期,企业如何「危」中窥「机」,寻求发展契机?

首页    网络营销_c578202890.wezhan.hk    后疫情时期,企业如何「危」中窥「机」,寻求发展契机?

2020年伊始,新冠病毒的突袭就给所有人下了一道严格的“禁足令”。随着黑色笼罩的二月结束,燃遍全国的疫情阻击战迎来拐点。时间的齿轮开始复转,疫情缓和,众企复工,天气变暖,消费逐渐复苏……

企业在积极“抗疫”之后,面对疫情发生的行业变革,开始重新思考企业的发展思路。以史为镜,可知兴替。翻看历史,总结规律,我们试图窥见行业品牌在困境中的突围秘籍。

非典把企业“逼”向行业变革和商业创新的墙角

同样是传染性肺炎,同样发源于大城市,同样正值春运,也同样在这样一个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冬天,很难不将这次“新型肺炎”和2003年的非典进行比较。

自2002年12月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例,到2003年6月疫情被最终控制,非典历时8个月。

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,非典期间出现短期经济波动,2003年第二季度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,但从第三季度开始,经济很快恢复正常。



同时,从年度增长率来看,2003年至2004年期间,经济仅是发展平缓,没有出现显著下降,从2004年开始,年度经济增长速度反而呈直线上升。由此可见,非典并未对我国经济造成太大的后遗症。



增长曲线变化的背后隐藏着企业洗牌、产业崛起的事实。非典期间,国内线下交易一度面临停滞状态。而我们所熟知的京东,非典时期,面对公司倒闭困境,刘强东决定转战线上,转型建设电商平台,慢慢发扬壮大。同样,阿里巴巴受非典影响,交易量骤降,而许多外商选择网上交易的举动,让马云看到了toC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
一次疫情突发事件,“逼”出了企业颠覆市场的生意,据中国电子商务白皮书,“2003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”中,有246家企业实现了网上交易,销售量达4457亿元。由此可见,大多企业面对非典,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,转战线上,才有站在行业发展前列的可能。

非典期间,各行各业凭借变革创新,完成重塑与发展。线下交易转线上实现了电商的新突破,线上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在互联网中杀出一片血海,旅游行业吃准中国红利坐上了在线旅游顺风车,快递在电商推波助澜下超常发挥成就了“四通一达”,汽车行业精准定位搞价格战迎来短暂春天。

尽管从经济背景、市场环境、科技水平等诸多方面考量,非典时期和新冠疫情期间都不可同日而语。但企业在绝境中逆势突围,以及在承担疫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,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,瞅准机会创新营销的企业智慧,是这些企业逆势成长的重要方面。

营销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,经济势必迎来反弹

放眼世界,时间和事件影响上,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相接近的是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H1N1流感病毒。

2009年3月,墨西哥率先爆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,直到一年之后的2010年8月,世界卫生组织才宣布,甲型H1N1流感结束。历时16个月,造成214个国家和地区的1.85万人死亡。

从经济角度来看,疫情爆发期间,仅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,书店营业额下降了65%,食品、饮料、烟草等生活消费品的销售额下降了45%,其他相关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影响,但疫情爆发3个月后,墨西哥经济开始呈现出复苏迹象。2010年,墨西哥GDP,比2009年增长10.41个百分点,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彻底结束之后的2011年,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基本恢复。

同样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美国,GDP和零售销售额同比下浮严重,最低时零售销售额曾下降11.54%。但也在疫情爆发9个月后经济开始复苏,甚至在2010年的1月-3月迎来了一波消费增长高峰。


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的案例来看,在宏观大环境上,疫情都会造成短期的经济下滑,随后进入经济恢复期,甚至个别行业会出现井喷式经济反弹,按照规律,长期影响将持续一年左右时间。营销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,企业只有深挖业务,做足准备,才能在经济大势来临之时从容应对。

后疫情时期的行业变革和企业发展契机

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一批新模式、新业态、新经济不断涌现。众多企业在这次产业能力和生态协同的“大考”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。垂直电商模式凸显、到家服务迅速崛起、在线教育重回风口、开放平台广受欢迎,社交媒体优势凸显。

那么面对后疫情时期的行业变革,企业又该如何自救,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呢?

1、线下转战线上 重立行业新风向

受疫情影响,小米10的线上发布会,成为疫情期间线下转战线上的亮点。

2月13日,小米首次采取“纯线上直播”形式,发布年度旗舰小米10系列,掀起了米粉抢购的“线上狂欢”。并通过微博公域资源的加持,小米和小米10双双登上热搜榜,#小米10来了#发布话题获得了超过148万的讨论和超过20亿的阅读,微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更是达到惊人的1147万,虽然没有现场观众,小米却赢得了更多的场外支持。


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各行业遭遇倒春寒的寒冬时分,小米能够将危机转化成契机,是品牌应对能力的体现以及企业革新带来的机遇,也充分诠释线上社交营销所蕴含的巨大潜能。不仅如此,小米的纯线上发布会更是吹响了行业复苏的集结号,引领了各行各业的新风潮,线上发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。

2、布局社交营销 重新唤醒消费者

疫情期间,微博因其开放性、时效性成为最快速有效的互联网求助方式,社会各界通过微博发布求助信息23.3万条,被阅读4.97亿次,微博成为大众获取“一手信息”的第一阵地,为全民“战疫”贡献社交之力,也让社交平台成为企业下一阶段营销破局的关键支点。

全民抗疫期间,互联网医疗丁香医生发挥专业优势,制作疫情地图,解答粉丝相关疑问,在微博上增粉超过 36 万。滴滴出行组建了志愿者车队,护送「抗疫」医护人员出行。

这些深耕社交的举措和公益行为,通过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,重新唤醒消费者记忆,对企业品牌提升产生积极影响。

3、敢于创新 重塑消费习惯

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“云办公”“虚拟生产”“云制造”“云课堂”等均成为战“疫”期间的热门词汇。

以@学而思为例。众所周知,疫情以来,线下教育举步维艰,在线教育却迎来高速增长。学而思由于之前在运营模式上积极创新,深耕社交营销平台,因此,面对此次危机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来面对挑战。疫情期间学而思,线上策划“线上公益朗诵接力”,期间阅读次数达4.4亿,讨论次数6.9万。

肺炎疫情如同催化剂,上亿民众开启“云办公”模式。@华为云趁势而上在新浪微博平台进行推广,免费提供在线智能办公服务,拉近大众的视野,使产品服务亮点与企业形象深入人心。

在全民宅家的特殊时期,人们日常生活轨迹的改变,无形中影响着诸多消费习惯的变化,品牌通过创新形式逐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,无疑为自身品牌及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

随着后疫情时期社交网络用户流量持续增长,多样化营销正在重塑格局,越来越多的品牌趁势抓住行业机会,通过社交媒体的深耕运营,实现了营销效果提升,盘活企业,同时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。

结语

纵观国内外,无论是2003年非典,还是席卷世界的H1N1,都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短暂经济下滑态势,也为后期经济恢复,甚至“井喷”积蓄能量。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,企业思考的不仅仅是「活下去」,更应该从「危」中窥「机」,这才是品牌该有的姿态和动作。

经此一“疫”,社会化营销平台作为公共舆论场,打通线上线下,凸显出无疑比拟的优势,实现其传播共振。而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交营销平台,新浪微博借势平台优势资源,全面布局触点,锁定挖掘潜在用户,再以优质内容沉淀有效用户,助力企业全方位品牌营销

越是“逆风”之时,越考验企业的应对能力。谁能扛过最艰难时刻,谁能在危机中寻找机会,谁才能获得疫情之后腾飞的可能。


2020年4月12日 15:18
浏览量:0